做梦老梦到古村落(做梦老梦到古村落怎么回事)

做梦老梦到古村落(做梦老梦到古村落怎么回事)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做梦老梦到古村落这个问题,做梦老梦到古村落怎么回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徽州的诗句古诗词
  2. 描写徽州古村落的诗句
  3. 【徽州游学】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4. 赞美徽州古城的诗句



1.关于古徽州的诗句

关于古徽州的诗句

1.关于“水墨徽州”的诗词都有哪些

1、《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明代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译文:沿着黄河长江之类的富饶之地旅游才能看到富丽堂皇的景象,一生吃痴到绝处,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梦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

2、《徽州》——宋代赵师秀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

译文:山围绕着清溪,清溪水环绕着城,白云和青绿色如屏障的山峰只能目视,却不可附于丹青之上。
各个地方的楼台都隐藏着郊野的景色,朗朗书声伴着星星灯火徘徊在静谧之中。

3、《夜泊屯溪记》现代郁达夫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

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译文:新安江水澄澈碧透,悠然地向东流去,两岸的乡村人家就像散落飘浮在水上的小舟,在云雾里若隐若现;这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新安江,宛若仙境,可与那令人赞不绝口的水乡扬州相比美。

4、《新安滩》——清代黄景仁

一滩复一滩,三百六十滩。

一滩高十丈,新安在天上。

译文:新安江内一滩又一滩,经过一滩好象增高十丈。
要经过三百六十滩,那就是三千六百丈。
那么,它的发源地——新安,就在天上。

5、《小桃源》——唐代李白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

译文:皖南黟县乡村山水,犹如世外桃源,风景优美,山水景物可达百里。
有好多有灵性的花草树木,人们都崇尚古风。
集市很早就散了,夜里的山就冷冷清清的了。

2.徽韵中赞扬徽州的诗词

《游黄山白岳不果》是明代汤显祖的一首诗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注释:

①乏绝:潦倒,困穷。

②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
明代中期,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

诗序说明了汤显祖当时的生涯状态:乏绝者,潦倒也,困穷也。
那么在穷困潦倒时他的朋友为啥要建议他去徽州。
那可绝不是现在的休闲体验游哦,肚子没着落,休啥闲哦。
无非希望到徽州寻求复出的机会,而这机会应该还是寄托在许国身上。

万历十九年(1591),许国就已退休回徽州歙县故里。
只要看如今还矗立在歙县古城内的许国八脚牌坊,就知道许国当年在朝廷的身价地位。
虽然退了休,但许国既曾是皇帝的老师又是重臣,只要他愿意推荐,汤显祖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汤显祖的友人吴序当是劝汤显祖到徽州去晋见许国,以消除隔阂,重修师生之谊,只要许国肯对皇帝说句话,就能改变自己的困境。
诗句“黄白”,明指黄山、白岳(齐云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

无论是什么原因使其黄白之游不果,都不能推断出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之意。

事实上,诗一开头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味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得到黄山白岳之间的徽州去。
这也许还真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因为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

但这一切与风光之美无关,与潦倒的剧作家又有啥关系呢?汤显祖那时被建议到徽州去,不是去求人,就是去求仙求道,人者许国也,仙道者齐云山也,而最现实的渠道自然是求人,所以截然和风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
因此,这首诗如被理解为作者对徽州风光的赞美,就大错特错。

它应该表达作者不肯低头求人的一种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去徽州。

如果把“一生痴绝处”改为“一生痛绝处”,意思可能就更明朗了。
这可不是我改的,见于北京大学校友网署名文章《数学泰斗江泽涵》,其原文是“大戏剧家汤显祖因向往徽州而留有“一生痛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诗句。

这“痛”似乎是因为没有做梦到过徽州而来的,殊不知汤显祖后半生之痛来自徽州啊。
如果他真想去徽州的话,他应该会模仿南朝民歌《西洲曲》的结尾两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不是徽州不美,是显祖先生生不逢时也。

不过,原来徽州治下婺源终于划在汤先生老家江西的名下了,也许算是对误解的补偿。

扩展资料:

《游黄山白岳不果》,诗题中的“白岳”,指的是休宁齐云山。
齐云山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又与黄山并称“黄山白岳”。
汤显祖在诗作中,“黄山白岳”便简作“黄白”。
全诗四句,其实是写“因果”。
即前两句写原因,后两句写结果。

全诗的主旨在前,而不是后人看重的后两句。
从诗人的经历和品格来讲,这首诗既不是歌颂“黄白”景色的美丽,也不是表达向往去徽州,而是发出一生的感慨。
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穷困潦倒的时候,朋友多次相邀劝告,希望他到徽州求得发达的机会,然而却都未成行。

诗句中的“黄白”,明指黄山、白岳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
无论是何因使其不果,都不能推断出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之意。
事实上,诗一开头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要到黄山、白岳山间的徽州去。

这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
但这一切与风光之美无关,与潦倒的剧作家也无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肯低头求人的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去徽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游黄山白岳不果

3.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

徽州——历史地名,简称“徽”,古称歙州。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四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
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有关徽州的诗词摘选如下:《赠总上人兼简无求居士二首》年代:宋作者:刘子翚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
无求已得心空乐,更作无心出岫云。

《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年代:宋作者:钱时焕章飞报下徽州,英烈将褒二字侯。
千古沉沉黄壤骨,一朝提上碧云头。

《张安国约同赋仇氏{匡去王加赣}瓮酒》年代:宋作者:张栻人间炎热不可耐,君家瓮头春未央。
想当醉倒卧永日,梦绕清淮归故乡。

后生那得识此酒,从君乞方还肯否。
徽州作赋为欷歔,荆州诗来端起予。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答》年代:明作者:邵宝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
自信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
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年代:明作者:汤显祖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简介: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
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的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

4.能够体现徽州文化古诗歌,谢谢急用

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李白当年有诗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清代诗人黄仲则咏曰:“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儿啊,做得成生意,你是娘的心头肉;做不成生意,成鬼也孤幽。
---徽州民谣

5.徽州历史典故的句子

徽州第一进士村-许村许村源于东汉,古称富资里,南朝梁时,新安太守任昉看中此地风水,辞官归隐于此,村名遂为“昉溪”。

到了唐朝末年,户部尚书许儒为避战乱,徙居于此,嗣后人丁兴旺,改名“许村”。
大学士许国,末代翰林许承尧均是许村后裔。
宋仁宗钦赐为国捐资的许克复为“大宅世家”。
宋王安石为《古歙许氏宗谱传》做序。
许村历史上先后共出进士四十八人,为徽州古村落之最。

南宋以后,徽商崛起,许村依托着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间的徽安古道迅速繁荣,至明清时达到一个顶峰。
近代以来,许村继承发扬优良的教育传统,出现了“一门五博士”“四院士”的盛况,为共和国贡献了一大批人才,成了闻名遐迩的中华古村落典型。
许村村落采用传统的“风水”理论,整个村落布局保留着“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风水态势。
辉煌的历史为许村留下了一大批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种类多样,布局严谨,工艺精湛,在建筑、历史、学术、环境、人类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1996年,许村整体申报成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6年,许村15处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许村正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世界文化遗产。

6.形容古镇的诗句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送人游吴】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水港一作:水巷)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4、【龙门镇】唐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5、【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唐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
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7.《皖南古村落》的诗句



1.《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村居》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村夜》唐代·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5.《村晚》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6.《羌村三首·其三》唐代·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7.《江村》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堂上一作:梁上)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8.《村行》宋代·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9.《村居》宋代·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0.《江村即事》唐代·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

1.《江村晚眺》宋代: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12.《南乡子·秋暮村居》清代:纳兰性德

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
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
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
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
家在寒林独掩扉。

13.《夜泊水村》宋代: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14.《浣溪沙·江村道中》宋代:范成大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15.《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宋代: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
扬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
粉香融。
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1.关于描写徽州的诗句

(徽韵中赞扬徽州的诗词)

关于描写徽州的诗句

(徽韵中赞扬徽州的诗词)

1.徽韵中赞扬徽州的诗词

《游黄山白岳不果》是明代汤显祖的一首诗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注释:

①乏绝:潦倒,困穷。

②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
明代中期,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

诗序说明了汤显祖当时的生涯状态:乏绝者,潦倒也,困穷也。
那么在穷困潦倒时他的朋友为啥要建议他去徽州。
那可绝不是现在的休闲体验游哦,肚子没着落,休啥闲哦。
无非希望到徽州寻求复出的机会,而这机会应该还是寄托在许国身上。

万历十九年(1591),许国就已退休回徽州歙县故里。
只要看如今还矗立在歙县古城内的许国八脚牌坊,就知道许国当年在朝廷的身价地位。
虽然退了休,但许国既曾是皇帝的老师又是重臣,只要他愿意推荐,汤显祖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汤显祖的友人吴序当是劝汤显祖到徽州去晋见许国,以消除隔阂,重修师生之谊,只要许国肯对皇帝说句话,就能改变自己的困境。
诗句“黄白”,明指黄山、白岳(齐云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

无论是什么原因使其黄白之游不果,都不能推断出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之意。

事实上,诗一开头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味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得到黄山白岳之间的徽州去。
这也许还真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因为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

但这一切与风光之美无关,与潦倒的剧作家又有啥关系呢?汤显祖那时被建议到徽州去,不是去求人,就是去求仙求道,人者许国也,仙道者齐云山也,而最现实的渠道自然是求人,所以截然和风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
因此,这首诗如被理解为作者对徽州风光的赞美,就大错特错。

它应该表达作者不肯低头求人的一种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去徽州。

如果把“一生痴绝处”改为“一生痛绝处”,意思可能就更明朗了。
这可不是我改的,见于北京大学校友网署名文章《数学泰斗江泽涵》,其原文是“大戏剧家汤显祖因向往徽州而留有“一生痛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诗句。

这“痛”似乎是因为没有做梦到过徽州而来的,殊不知汤显祖后半生之痛来自徽州啊。
如果他真想去徽州的话,他应该会模仿南朝民歌《西洲曲》的结尾两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不是徽州不美,是显祖先生生不逢时也。

不过,原来徽州治下婺源终于划在汤先生老家江西的名下了,也许算是对误解的补偿。

扩展资料:

《游黄山白岳不果》,诗题中的“白岳”,指的是休宁齐云山。
齐云山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又与黄山并称“黄山白岳”。
汤显祖在诗作中,“黄山白岳”便简作“黄白”。
全诗四句,其实是写“因果”。
即前两句写原因,后两句写结果。

全诗的主旨在前,而不是后人看重的后两句。
从诗人的经历和品格来讲,这首诗既不是歌颂“黄白”景色的美丽,也不是表达向往去徽州,而是发出一生的感慨。
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穷困潦倒的时候,朋友多次相邀劝告,希望他到徽州求得发达的机会,然而却都未成行。

诗句中的“黄白”,明指黄山、白岳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
无论是何因使其不果,都不能推断出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之意。
事实上,诗一开头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要到黄山、白岳山间的徽州去。

这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
但这一切与风光之美无关,与潦倒的剧作家也无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肯低头求人的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去徽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游黄山白岳不果

2.关于“水墨徽州”的诗词都有哪些

1、《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明代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译文:沿着黄河长江之类的富饶之地旅游才能看到富丽堂皇的景象,一生吃痴到绝处,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梦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

2、《徽州》——宋代赵师秀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

译文:山围绕着清溪,清溪水环绕着城,白云和青绿色如屏障的山峰只能目视,却不可附于丹青之上。
各个地方的楼台都隐藏着郊野的景色,朗朗书声伴着星星灯火徘徊在静谧之中。

3、《夜泊屯溪记》现代郁达夫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

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译文:新安江水澄澈碧透,悠然地向东流去,两岸的乡村人家就像散落飘浮在水上的小舟,在云雾里若隐若现;这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新安江,宛若仙境,可与那令人赞不绝口的水乡扬州相比美。

4、《新安滩》——清代黄景仁

一滩复一滩,三百六十滩。

一滩高十丈,新安在天上。

译文:新安江内一滩又一滩,经过一滩好象增高十丈。
要经过三百六十滩,那就是三千六百丈。
那么,它的发源地——新安,就在天上。

5、《小桃源》——唐代李白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

译文:皖南黟县乡村山水,犹如世外桃源,风景优美,山水景物可达百里。
有好多有灵性的花草树木,人们都崇尚古风。
集市很早就散了,夜里的山就冷冷清清的了。

3.徽州诗词名句

(第一首)

屹立牌坊几百年,重重困扰似云烟。

才疏或可争高位,德浅焉能做大贤。

许相谋朝留壮举,徽商济世得升迁。

流连辗转生疑问,谁允今人逊祖先?

------

(第二首)

我到徽州细雨斜,一溪水墨一城花。

城楼昂首睨千古,曲巷低眉走万家。

流水桃花鳜鱼臭,猴魁阔叶茗香遐。

青山雾绕烟迷客,浪漫渔梁向海涯。

------

(第三首)

日照葱茏雾为纱,云遮水绕牧彤霞。

半明半隐钟声远,天上人间数九华。

------

(第四首)

未到徽州别问州,深深古院几时谋。

高悬一处沧桑匾,错落三重寂寞楼。

难晓当年何故事,但知今日不闲悠。

江山掌在红门里,千万人民可有愁。

------

(第五首)

千古渔梁杨柳绿,半湖淡雾百花妍。

小桥流水成诗画,明月清风入和弦。

翰墨钟灵逢盛世,人文毓秀值华年。

春盈歙县繁荣地,福满徽州浪漫天。

------

(第六首)

百里方圆半壁城,新兴古老总纷争。

迷茫故事谁分辨,浩荡春声不可评。

踏巷穿街寻趣味,登楼过院看征程。

迎来盛世偏聊旧,多少徒劳只为名。

4.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

徽州——历史地名,简称“徽”,古称歙州。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四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
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有关徽州的诗词摘选如下:《赠总上人兼简无求居士二首》年代:宋作者:刘子翚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
无求已得心空乐,更作无心出岫云。

《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年代:宋作者:钱时焕章飞报下徽州,英烈将褒二字侯。
千古沉沉黄壤骨,一朝提上碧云头。

《张安国约同赋仇氏{匡去王加赣}瓮酒》年代:宋作者:张栻人间炎热不可耐,君家瓮头春未央。
想当醉倒卧永日,梦绕清淮归故乡。

后生那得识此酒,从君乞方还肯否。
徽州作赋为欷歔,荆州诗来端起予。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答》年代:明作者:邵宝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
自信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
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年代:明作者:汤显祖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简介: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
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的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

5.徽州诗词名句

那些关于徽州的词句、诗赋1、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
2、欲识金银气,须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3、深巷重门人不见,道旁犹自说程朱。

4、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5、山连吴越云涛涌,水接荆扬地脉长。

6、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
7、聚族成村到处同,尊卑有序见淳风。

千年古墓勤修葺,合祭先期必会通。
祠堂社屋旧人家,竹树亭台水口遮。

世阀门楣重变改,遥遥华胄每相夸。
8、一滩高一滩,一滩高一丈。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9、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

10、鄣公岭下婺江源,赫赫茗眉碧山川。
龙尾红鱼书香县,阳关快马再加鞭。

11、黄山归来不看岳,婺源归来不看村。
村外又村千户荫,树间生树四时春。

12、青山向晚盈轩翠,碧水含春傍槛流。
13、青山清水清泉,难得一方净土;徽俗徽建徽戏,自有千年古韵。

14、茂林修竹映村郭,飞禽走兽相对鸣。
15、居浙江之上有水云深处,处新安之最高鸟道萦纤。

16、山有一丘皆种木,野无寸土不成田。
17、古道缘流水,寒郊带断烟。

稀疏鸦种麦,羞涩女耕田。
人事休兵后,秋怀落木前。

小苏遗翰墨,今古一山川。
18、烟雨空蒙荡小舟,嘤嘤鸟语喜相求。

榴花红映春风面,艾叶青悬旧酒楼。
两桨波纹回塔影,满溪金浪趋龙游。

毡寒到此方能热,夹道笙歌拥唱酬。
19、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20、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21、秦皇建县赐美名,汇山聚水画中行;丽鸟飞来合羽落,归来尚欠徽州。

22、新安江水碧幽幽,两岸人家散若舟。
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23、热爱江南鱼米乡,屯溪古镇更情长。
小华山下桃花水,况有茶香与墨香。

24、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

6.跪求一篇关于徽州的诗歌或散文,什么方面的都可以,例如:民俗、风

游黄山白岳不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李白当年有诗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清代诗人黄仲则咏曰:“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儿啊,做得成生意,你是娘的心头肉;做不成生意,成鬼也孤幽。
---徽州民谣

7.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有哪些

游黄山白岳不果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李白当年有诗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清代诗人黄仲则咏曰:“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儿啊,做得成生意,你是娘的心头肉;做不成生意,成鬼也孤幽。
---徽州民谣徽州文化(外文名:Huizhou Culture),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
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歙县,包括今安徽黄山市大部、宣城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清代设。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
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徽州文化亦然。

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
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

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
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
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

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

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
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留下的千古绝唱,

意思就是说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

可做梦也没梦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

徽州之美从来不是人的想象力能抵达到的地方。

出行日期

2017年9月18日-9月21日(周一至周四)

/ 6大精品民宿参访/

山水间·喜新念旧 300年的清代徽州老宅

传统与时尚并存,旧建筑被赋予了新语言和新的生命力

一栋300年的清代徽州老宅,新与旧形成强烈的对比。
保留黎阳老街至今1800年历史,与屯溪老街仅一桥之隔,传统与时尚并存,旧建筑被赋予了新语言和新的生命力,越过时空之门,才真正迈入水汽氤氲的江南。
既有山与水的和谐,又有现代生活的人性美。
获2016中国筑装饰协会“营造空间设计”金奖。

御前侍卫

雍正四年,从这里出发

一位电影人与一块废墟在徽州古村里的相遇

(冯小刚,范冰冰,郭涛,张震燕)

雍正四年,御前侍卫舒琏因救驾有功,被御赐九檐祠堂一座。
年已久远,损毁严重,在与岁月和风雨的抗衡中仅一爿门脸孤存于世。
张震燕,著名电影人,曾担任制作人的《英雄》、《十面埋伏》、《苏乞儿》等电影享誉国际,2014年与此地结缘,一位电影人与一块废墟在徽州古村里的相遇,造就了这一座极具特色的“御前侍卫艺术精品酒店”。

驿境文化

移步换景,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

过去、现在、将来——回归

徽派建筑之美与当代雅致生活融为一体,去形取神的现代旅游度假生活方式真实演绎,让人流连忘返。
两座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宅,古朴之中带着舒适娴静,低调中带着精致与优雅。
移步换景,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的和谐组合,给人亲近自然又有一种宜居、怡情、怡人的中式居所精髓。
虽然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渐渐淡去,但是人们对传统最质朴的追念与渴望却一直不变。

澍德堂

白墙、黛瓦、栓马石,石拱门

徽州建筑的美学、优雅、简洁浑然天成

澍德堂的主人苏彤是宋代文豪苏辙的第38代后人,苏辙曾借诗抒怀:“我欲试求三亩宅,从公它日赋归欤。
”澍,是及时雨的意思,雨水在徽州是大善。
澍德堂毗邻长满了荷花的永兴湖,连成一片的7栋老宅,作为中国建筑史上一种独特的建筑样式,徽州建筑的精美、优雅、简洁浑然天成。
白墙、黛瓦、栓马石,以及石拱门表现了中国特有的美学。

德懋堂

水秀山灵、清雅如水墨

半点不沾尘埃

“德懋堂”原是位于歙县古村落中的一幢清代民居。
厅堂上悬挂着李鸿章题写的“德懋堂”三个字,“德”—品德、道德,“懋”—勤勉、茂盛,体现了古代徽州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崇尚勤勉、追求丰茂的美好理想。
德懋堂董事长卢强先生觉得:“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非常符合中国文化理念的名称,而且它非常向上、阳光。
所以,我觉得这个名称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符合我们想发展的这块事业的这种理念。

安若酒店

9位设计师,一砖一瓦入匠心

9位国内新锐设计师团队联袂设计。
保留现有的鲜明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工法、本土匠人技艺对老宅予以修复,并融入独有的现代美学,让旧时光的痕迹得以保留珍惜,使徽州大院得到复兴,重现历史的光芒。

/ 5大精选景点/

屯溪老街

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屯溪老街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建筑色彩淡雅古朴,结构错落参差,石板街路面,小青瓦,再加上白粉马头墙,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黎阳老街

明清个屯溪,唐宋个黎阳

黎阳老街位于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与屯溪老街隔江相望。
屯溪老大桥作为他们之间的唯一通道横跨其间。
黎阳老街经过改造,留下了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徽派民居数座及民国石库门风格的老宅。

呈坎

恰似易经八卦图

呈坎是一块风水宝地,因为游呈坎一生无坎,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整个村落按《易经》的八卦理论布局,藏身青山翠竹之中,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

宏村

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古称弘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宏村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至今依旧较好地保存着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洪建华徽雕博物馆

守望就是守住传统,守住希望

(洪建华,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馆长)

徽州竹刻创作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竹子就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翠竹常常被他们用来比喻虚心劲节、刚正挺立的高尚品格。
竹刻艺术,受文人画风的熏陶与影响也很深。

拟聘导师

崔盛

清境原舍原总经理

见隐·入胜品牌创始人

宿盟·莫干山联合发起人

孙芳真

黄山市室内设计师协会会长

徽格设计创始人

中国建筑学会高级室内建筑师

注册室内设计师、景观师

黄山学院客座讲师

陈熙

资深设计师

黄山市室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

《山水间》民宿品牌负责人

10余家连锁酒店运营者

2016中国筑装饰协会“营造空间设计”金奖获得者

张震燕

国内著名制片人

2009年开始黟县秀里村古民居复建计划

2014年设计与修复御前侍卫

王仕华

民宿头条合伙人

中国旅游民宿联盟社群联合发起人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主办单位

民宿头条学院

参与人群

民宿主、民宿从业者;

乡建、景区负责人;

设计师、文化艺术界人士;

旅游及相关产业人士;

投资人、专家、学者、考察及调研人员;

民宿爱好者。

行程安排

时间:2017年9月18日-9月21日(4天3晚)

集合地:山水间·喜新恋旧

具体安排:见下图行程表

(放大看更清晰哦~)

价格及说明

价格:☞ 4800元/人☜



1.课程费用包含:学习费、考察费、讲师费、餐费、交通费、保险费。

2.费用不包含:住宿费、来往交通费及其他个人消费。

3.课程费用不含税。
若需开票,另加6%的税费,开票内容:服务费,会议费。

4.报名前10名同学可优先选择入住房型。

长按二维码咨询报名

联系人:王老师13260366157

精彩回顾

民宿头条学院环球精品民宿游学高研班第一期



1.关于对徽州赞美的诗句

关于对徽州赞美的诗句

1.徽韵中赞扬徽州的诗词

《游黄山白岳不果》是明代汤显祖的一首诗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注释:

①乏绝:潦倒,困穷。

②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
明代中期,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

诗序说明了汤显祖当时的生涯状态:乏绝者,潦倒也,困穷也。
那么在穷困潦倒时他的朋友为啥要建议他去徽州。
那可绝不是现在的休闲体验游哦,肚子没着落,休啥闲哦。
无非希望到徽州寻求复出的机会,而这机会应该还是寄托在许国身上。

万历十九年(1591),许国就已退休回徽州歙县故里。
只要看如今还矗立在歙县古城内的许国八脚牌坊,就知道许国当年在朝廷的身价地位。
虽然退了休,但许国既曾是皇帝的老师又是重臣,只要他愿意推荐,汤显祖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汤显祖的友人吴序当是劝汤显祖到徽州去晋见许国,以消除隔阂,重修师生之谊,只要许国肯对皇帝说句话,就能改变自己的困境。
诗句“黄白”,明指黄山、白岳(齐云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

无论是什么原因使其黄白之游不果,都不能推断出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之意。

事实上,诗一开头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味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得到黄山白岳之间的徽州去。
这也许还真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因为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

但这一切与风光之美无关,与潦倒的剧作家又有啥关系呢?汤显祖那时被建议到徽州去,不是去求人,就是去求仙求道,人者许国也,仙道者齐云山也,而最现实的渠道自然是求人,所以截然和风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
因此,这首诗如被理解为作者对徽州风光的赞美,就大错特错。

它应该表达作者不肯低头求人的一种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去徽州。

如果把“一生痴绝处”改为“一生痛绝处”,意思可能就更明朗了。
这可不是我改的,见于北京大学校友网署名文章《数学泰斗江泽涵》,其原文是“大戏剧家汤显祖因向往徽州而留有“一生痛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诗句。

这“痛”似乎是因为没有做梦到过徽州而来的,殊不知汤显祖后半生之痛来自徽州啊。
如果他真想去徽州的话,他应该会模仿南朝民歌《西洲曲》的结尾两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不是徽州不美,是显祖先生生不逢时也。

不过,原来徽州治下婺源终于划在汤先生老家江西的名下了,也许算是对误解的补偿。

扩展资料:

《游黄山白岳不果》,诗题中的“白岳”,指的是休宁齐云山。
齐云山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又与黄山并称“黄山白岳”。
汤显祖在诗作中,“黄山白岳”便简作“黄白”。
全诗四句,其实是写“因果”。
即前两句写原因,后两句写结果。

全诗的主旨在前,而不是后人看重的后两句。
从诗人的经历和品格来讲,这首诗既不是歌颂“黄白”景色的美丽,也不是表达向往去徽州,而是发出一生的感慨。
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穷困潦倒的时候,朋友多次相邀劝告,希望他到徽州求得发达的机会,然而却都未成行。

诗句中的“黄白”,明指黄山、白岳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
无论是何因使其不果,都不能推断出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之意。
事实上,诗一开头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要到黄山、白岳山间的徽州去。

这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
但这一切与风光之美无关,与潦倒的剧作家也无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肯低头求人的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去徽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游黄山白岳不果

2.徐霞客对黄山奇松赞美的诗句

徽之黄山五百里,雄踞皖南山区中。

秦时别称号黟山,相传黄帝修身地。
崇信道学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

大小奇峰七十二,三瀑二湖廿四溪。
奇险峻壁似华山,雄伟壮丽如泰岱。

峰峦清秀胜峨嵋,白练飞瀑比匡庐。
深谷巧石像雁荡,缥缈烟云赛衡岳。

三奇四绝冠于世,更有彩池碧如玉。
十大风景留青史,世界遗产名录存。

行路漫步南大门,人间仙境入画屏。
桃花逍遥二溪从,楼阁遍布别墅群。

温池灵泉清鉴人,可饮可浴终不绝。
西行浮溪观猴群,嘻戏同乐野趣生。

驰名中外黄岳茶,仙馆盘坐品壶茶。
毛峰云茶似雀舌,制作一斤八千芽。

雾结馥郁像白兰,幽香馨人沁心脾。
太平猴魁芽双叶,形扁暗绿方为佳。

清绿明净汤色爽,润喉提神味甘醇。
徽菜山珍为原料,烹饪野味重油色。

冬笋炖腿臭鳜鱼,石耳炖鸡毛豆腐。
绩溪米粉珍珠子,纸包三鲜一品锅。

风味小吃冻米糖,屯溪醉蟹冬瓜饺。
酥嫩熟透味鲜醇,爽口宜人汁清新。

黄山六月如初冬,一年四季差别大。
夏无酷暑冬少寒,此时已是冬日至。

人字飞瀑双龙降,慈光古阁绿悠静。
凌天索道行空跨,如入仙境身飘游。

玉彻冰雕景无处,银妆素裹赏不完。
游山不宜过速行,峰高道陡险像生。

登步走路不看景,停留看景不走路。
风光美景不放过,小品大观不留连。

半山金鸡叫天门,仙人跳板走松径。
龙蟠五老登天都,莲蕊姐妹放羊群。

攀栏拉索跨天桥,山脊兀立鲫鱼背。
两壁绝谷万丈深,一失足成千古恨。

不寒而栗经此处,惊心动魄到天都。
任他世界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风姿神韵造化绝,天上都会聚群仙。
惊涛卷起千层浪,峰船沉浮万里飘。

游人不上天都峰,白跑黄山一场空。
国画大师刘海粟,十上黄山称赞曰: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小心坡处要小心,一线天中分一线。
蓬莱三岛奇峰幽,峥嵘岁月凝寒翠。

俊俏多姿迎客松,雍容潇洒历千年。
风霜雨露色不变,劲节经寒身不摇。

双臂挥展似好客,八方游子喜气来。
十大名松魁为首,冠盖万松第一棵。

文殊台地高耸起,视野宽阔风光美。
前海松鼠跳天都,观赏风景绝胜地。

背后晴空万里时,当前云雾弥漫处。
五彩佛光映雾中,清晰笼罩在自身。

如梦如幻人生境,似悟非悟丹田生。
云层飘浮罩峰林,日落烟波涌玉屏。

斜晖映雪凌花挂,银枝玉叶雾凇结。
夜宿玉屏观潮流,冰月隔在天都上。

瀑云万顷奔腾落,海潮倒转银河翻。
虚空绝壑生波澜,观者目瞪毛骨寒。

破晓前更登道行,山形树影天渐时。
时隐时现雾中人,虚无缥缈金花边。

烟云弥漫曙光初,丹砂辉映跳海空。
冉冉上升成弧盘,喷薄腾飞出波涛。

霞光煜烁山脉明,峰恋巧石入眼底。
雾海云烟渐稀淡,置身峰顶望八方。

千峰竞秀艳雪装,万壑生烟紫气来。
远眺玉带曲又折,如练弯弯千万里。

近观链锁连对扣,永结同心百年合。
日上中天下莲峰,松岩峥嵘迎冬装。

龟蛇二将守云梯,穿行莲洞到鳌鱼。
回望莲峰如绽放,浮想连翩引人迷。

平天矼分前后山,前山雄伟后山秀。
高旷平坦光明顶,黄山全景尽收底。

山中平原第一地,唯有此处第二峰。
行云步雾向西北,远处巨岩惊人叹。

天设地造飞来石,疑是天上遗珍珠。
后山佳丽萃两海,峰为主体松为辅。

白云游道新开凿,独具匠心艺术品。
峭石插天松奇美,赏心悦耳众人赞。

剪笋双峰梦幻景,一副泼墨山水画。
排云亭上放眼望,群峰错列如戟剑。

云泛西海丹轮挂,金涛霞烟幻离奇。
云涛夕照映寒林,灵石苍松卧幽谷。

红晖落至地平线,万道霞光直射空。
银崖冰峰辉映雪,玉龙瑞鳞云蒸霞。

晶莹世界风光美,天上人间无此景。
离别西海到北海,散花坞里雪满身。

天女散花冬不开,擎天妙笔长松花。
天然一枝生花笔,画遍奇峰入美景。

当晚落宿狮林馆,身心疲劳睡一宵。
传闻清凉日出美,号称黄山第一台。

次日未明到狮峰,峰腰三面凌空挂。
清凉台下雾烟锁,瞻首目眺向东方。

旭日初升惊拍岸,峡谷生烟峰林移。
十八罗汉朝南海,云舒云卷佳绝境。

雾动山移仙境美,维妙维肖赞叹奇。
如此仙景道不得,黄山奇观第一绝。

清凉峰顶势平坦,一块巧石独踞旁。
猴子观海望太平,不知站此为何思?北海美景多姿采,众多巧石藏幽秀。

游客到此停留久,不到狮峰不见踪。
东行数里遇奇峰,三面临空风光胜。

峰顶奇松遍布群,尤以此峰最独特。
山下沟壑深幽险,谷底生烟醉颜容。

悬崖千丈壁如削,风云变幻石满目。
始信黄山天下奇,千载叫绝始信峰。

石笋矼石拔地起,如同身在石林中。
别处一步一叫绝,唯此一步十叫绝。

两目相看处处惊,箨龙无数不知名。
北下三亭观巧石,栩栩如生天然美。

松谷草堂刻石多,叠障峰下境幽雅。
翡翠池影艳多姿,五龙潭水色各异。

芙蓉庵上岭秀妍,宛如初放四时开。
南上白鹅岭坦平,下道皮蓬怪石奇。

双猫捕鼠僧采药,喜鹊登梅狗望月。
云古禅寺峰峦重,山庄周围溪谷寒。

名品毛峰出产地,赏游至此莫忘尝。
黄杉铁杉连壁合,一体两物别有趣。

九龙飞瀑撑天挂,悬流落成千丈玉。
翡翠谷中形态美,五光十色彩池群。

古木参天多变化,怪石交错道坎坷。
曾有男女三十六,互相克服出峡谷。

缘结伴侣成十对,从此被称情人谷。
黄山漫游终告别,将身离去心却留。

唯有身临其境界,方知自然造化绝。
徐公慨叹观止矣,后人将话精炼为。

3.关于赞美安徽的诗句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

(唐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汤泉

(唐杜荀鹤)

闻有灵汤独去寻,一瓶一钵一兼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祭坛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肤语洗心。

题小华山

(唐李敬方)

峰簇莲花小,分明似华山。

鱼符何入罢?深处掩松关。

4.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

徽州——历史地名,简称“徽”,古称歙州。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四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
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有关徽州的诗词摘选如下:《赠总上人兼简无求居士二首》年代:宋作者:刘子翚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
无求已得心空乐,更作无心出岫云。

《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年代:宋作者:钱时焕章飞报下徽州,英烈将褒二字侯。
千古沉沉黄壤骨,一朝提上碧云头。

《张安国约同赋仇氏{匡去王加赣}瓮酒》年代:宋作者:张栻人间炎热不可耐,君家瓮头春未央。
想当醉倒卧永日,梦绕清淮归故乡。

后生那得识此酒,从君乞方还肯否。
徽州作赋为欷歔,荆州诗来端起予。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答》年代:明作者:邵宝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
自信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
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年代:明作者:汤显祖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简介: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
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的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

5.对宏村西递的赞美的古诗



1.宏村

田新疆

承志树人蕴古镇,卧虎藏龙彰宏村。

青山绿水引诗赋,墨瓦白墙牵画魂。

2.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

3.长洲苑外草萧萧,却忆重游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4.春入溪山几许深,拟陪杖屦远追寻。
千章古木都凝绿,百啭黄鹂尚好音。

君有佳人同笑语,我怀拙患阻登临。
移时伫立西塘上,有酒盈樽敢自斟。

5.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
画屋芦花净,红桥柳树深。

鱼艘寒满港,橘市书成林。
吾道真迂阔,浮家尚越吟。

宏村镇(安徽省黟县下辖镇)

安徽宏村,宏村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位于徽州六县之一的黄山市黟县东北部,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
宏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8′,北纬30°11′,整个村落占地约19.11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由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制订。
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是国家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
2016年10月14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地形地貌

宏村镇,大多处于平坦地带,靠山脚却依山势而上。
宏村背倚

宏村布局

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
整个镇呈“牛”型结构布局

气候特征

宏村镇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7.8°C,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
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在海拔630米的温泉区,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

6.关于“水墨徽州”的诗词都有哪些

1、《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明代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译文:沿着黄河长江之类的富饶之地旅游才能看到富丽堂皇的景象,一生吃痴到绝处,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梦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

2、《徽州》——宋代赵师秀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

译文:山围绕着清溪,清溪水环绕着城,白云和青绿色如屏障的山峰只能目视,却不可附于丹青之上。
各个地方的楼台都隐藏着郊野的景色,朗朗书声伴着星星灯火徘徊在静谧之中。

3、《夜泊屯溪记》现代郁达夫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

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译文:新安江水澄澈碧透,悠然地向东流去,两岸的乡村人家就像散落飘浮在水上的小舟,在云雾里若隐若现;这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新安江,宛若仙境,可与那令人赞不绝口的水乡扬州相比美。

4、《新安滩》——清代黄景仁

一滩复一滩,三百六十滩。

一滩高十丈,新安在天上。

译文:新安江内一滩又一滩,经过一滩好象增高十丈。
要经过三百六十滩,那就是三千六百丈。
那么,它的发源地——新安,就在天上。

5、《小桃源》——唐代李白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

译文:皖南黟县乡村山水,犹如世外桃源,风景优美,山水景物可达百里。
有好多有灵性的花草树木,人们都崇尚古风。
集市很早就散了,夜里的山就冷冷清清的了。

7.关于描写赞美黄山的诗句古诗大全有哪些

赞美黄山:

徐霞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望黄山诸峰

唐释岛云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因公檄按游黄山

宋吴黯

倏忽云烟化杳冥,峰峦随水入丹青。

地连药鼎汤泉沸,山带龙须草树腥。

半壁绛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湫灵。

霓旌去后无消息,犹有仙韶动俗听。

游黄山留题

宋张冠卿

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

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

吐焰看砂奴火齐,凌虚精舍碍灵乌。

我来为访容成侣,试问丹丘果有无。

游黄山

宋朱彦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游黄山

宋焦炳炎

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

粥鱼敲动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结庵。

8.跪求一篇关于徽州的诗歌或散文,什么方面的都可以,例如:民俗、风

游黄山白岳不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李白当年有诗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清代诗人黄仲则咏曰:“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儿啊,做得成生意,你是娘的心头肉;做不成生意,成鬼也孤幽。
---徽州民谣

OK,关于做梦老梦到古村落和做梦老梦到古村落怎么回事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56785678.com/AZYaxq14K7LC.html

相关推荐